一早,80岁的陈建辉(音)老人就起床了,在温暖的火炉旁吃过了老伴煮好的早点,老人提起小板凳迈出了门。每当阳光明媚的日子,到清官亭公园打打牌,听听老伙伴们的吹拉弹唱,是陈建辉老人每天生活的开始。9点左右,老人微微佝偻的背影出现在凤霞农贸市场,穿过这条街,顺着南顺城,老人慢慢地行进在去公园的路上。街上穿梭的人群和车流在老人身边次第往来。没有人留意这个平凡而普通的老人。30多年前,正值壮年的陈建辉老人在昭通月中桂糕点厂设备简陋的厂房里,带领百十号人用传统的手工技艺为昭通城乡数十万群众提供日常和节日糕饼,而每当中秋和春节来临,全体工人,有的忙洗沙,有的忙合面,有的忙称、配原料,有的忙着往火炉里添煤,大家热火朝天、加班加点为市民赶制节日食品的场景,就一年年在老人的记忆中沉淀下来。
1972年至1976年,陈建辉老人是国营昭通月中桂糕点厂的厂长。
那是一段特殊的年代。那时,计划经济如火如荼地进行,物资采购完全凭票供应。月中桂作为昭通大的一家糕点厂,一年的销售量一直保持在30万斤左右。每年春节和“八月节”做糕饼,要提前报生产计划,再通过财委购进面粉、火腿、糖等生产原料,除主要生产月饼及绿豆糕外,还生产鸡蛋糕、桃片糕、口酥等群众喜爱的小食品。在陈建辉老人的记忆中,大约在1975年,临近中秋了,计划还未批下来,每天守在月中桂销售点排队买饼的人挤满了柜台,买不到饼,群众意见很大,就在中秋节前一星期,计划批下来了,月中桂的工人们在一星期内,竟赶做了3万斤月饼。中秋那天,当时的县长亲自站柜台和工人们一起销售月饼,一时间传为佳话。
那时,一般工人的工资在18元左右,而一封绿豆糕售价为1元,一斤火腿饼售价2元,因此,陈建辉常常叮嘱工人:“你们可要做好,包够哟,普通人家要背多少洋芋,才吃得起这些糕饼啊!”那时,厂里的设备非常简陋,所有工序几乎完全是手工操作,在烘烤车间,一排7、8个灶,负责烘烤的工人完全凭感觉来把握火候和烘烤的时间。“烤得好的就数翁家星(音)和袁朝清(音)了。”陈建辉老人说。原始的制作技艺和简陋的工作环境,也让一些老工人落下了的老毛病。
木杆大地震那年,工人们无偿加班10多天,天天轮班倒,后,将赶做出的20多万斤蛋清饼,送到了灾区人民手中。“那时大家的思想觉悟可高了,说加班,工人们丢下家,丢下孩子就来了。”提起那段历史,陈建辉老人感慨很多。
文革后期,陈建辉离开了原来的岗位,跌宕起伏的运动让他先后在大寨、苏家院等地工作,然后又回到月中桂,就在退休后,陈建辉又被返聘回厂里,30多年的时光,都留给了月中桂,可以说,陈建辉是计划经济那段特殊历史的见证人。
二
月华是中秋朗,桂子新开香。
这是昭通名儒杨筱云为月中桂书写的一副对联。
月中桂正式诞生于1925年。它的创始人熊绍武老先生是一个仁、勤之人。熊绍武原做小百货生意,以转溜溜场为主,后手中略有积蓄,便改行开餐馆,两年后,见糕点生意兴隆,便在昭通当时的繁华地段——现在的昭阳区西陡街交汇处租下一处门面,专营绿豆糕、火腿饼等糕点。由行商到坐商,熊绍武完成了艰难的创业前期的准备工作。作为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厂,熊绍武的经营很平稳。期间,熊绍武结识了一个名叫黄炳林的外地人,黄对糕点制作颇有研究并技艺超群,二人遂结为莫逆之交,两人对糕点尤其是绿豆糕的制作工艺详加研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各地之长,萃为一体,结合当地原料的特性,以姜黄着色,完全冷操作成形,重油重糖,甘凉沁心,余味绵长,形成了本地区鲜明的特色地方风味名吃“绿豆糕”。当时,月中桂生产的绿豆糕以松木为匣,贴有从香港印制的嫦娥奔月的精美图案,由商贩马帮运至昆明、贵州、四川、西藏等地,在周边甚至更远的省市享有盛誉。熊做生意不坑、不骗,长期建立起来的商业信誉,使其在同行竞争中站住了脚。1925年,熊绍武的表兄为糕点店挥毫手书“月中桂”三字,昭通名儒杨筱云为之欣然书联一副曰:月华是中秋朗,桂子新开香;另一联曰:月满琼楼中外瞻彩,桂飘金粟远近闻香。
熊绍武的经营原则是选料精细、精工制作、保质保量、薄利多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做糕点选用的糖,必须是巧家出产的上好红糖;做月饼所用的火腿必须是民间自己腌制的新鲜火腿,每支火腿都得精挑细选。熊绍武为人仁厚,就是现在,民间还有许多关于熊绍武的传说。说熊老先生家道兴盛以后,依然不抽烟、不喝酒,克勤克俭,店里的许多活计,依然和伙计们一块动手。逢年过节,熊绍武一定要给乞丐们发月饼、糕点,另外还用做月饼剩下的火腿边角,用大铁锅熬成肉汤,加入莲花白,施与乞丐们,他还常常舀上一碗,加入乞丐们的队伍,蹲下就吃。这些流传在民间的故事,虽然已经无从考证,但依然透过历史的尘封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三
2006年冬的一个下午,在昭通体校的教师宿舍楼里,我见到了熊绍武之子熊奎元的遗孀——秦瑞华老人。冬日的暖阳懒洋洋地透过窗棂,柔和地洒在老人的脸上。老人慈祥的皱纹里流露着隐隐的笑意,一口几十年也改不了的乡音,一下子暴露了老人的籍贯。“昭通冬天太冷了哟,几十年了还是习惯不了。”从无处不飞花的春城来到昭通,80多个岁月的轮回,在老人的记忆中只是一些时间的碎片。当我问及老人当初和熊奎元相识相恋的过程,并真诚地赞叹老人年轻时的美丽时,老人脸上流露出甜蜜的笑容。从19岁嫁进熊家,期间的酸甜苦辣在秦瑞华老人口里只是浓缩为一句话:“这些,都过去了。”
而老人的小女儿却不能完全释怀。回忆过去的岁月,她觉得像是做了一个梦。文革前后,曾经有10多年的时光,她和父母、兄弟姊妹10余口人借居在挑水巷9号一间不足20平米的陋室中,一面是贫困生活的压力,一面是“资本家子女”的精神重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她不知道怎么评价父亲的行为。而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她也释然了:“我们六兄妹,个个都有吃有穿,有房住,子女也成器,我们也不奢求什么了。”是啊,在时代的悲剧面前,个人的命运算得了什么?
194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使熊绍武多年的心血化为灰烬。在昆读书的熊奎元携妻赶回老家,接过父亲创下的“月中桂”招牌,也接过了父亲诚信立家、立业的经营之道。接受过新教育的熊奎元在虚心向作坊里的老工人请教的同时,还从昆明“吉庆祥”请了一位叫刘云的师傅,对原先的面点月饼等再度加以改进,使其味更鲜美,形更诱人。
岁月如同一泻千里的河流,缓缓地向前奔涌,“月中桂”在岁月的潮来潮往走到了1956年。
新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扶持私营工商业复工、复业的措施,熊奎元了疑虑,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建设新的浪潮中:购买折实公债、捐钱支援抗美援朝、组织订立行业爱国公约、组织物资交流等,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53年,熊奎元当选为“昭通县食品工业同业公会”会长。
1956年,进入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新阶段,公私合营是当时过渡阶段采取的基本政策,“月中桂”、“东南美”、“王泌园”、“双合园”、“大香园”、“正坠园”、“永香园”等8家糕点厂经公私合营后组建为昭通县公私合营“月中桂糕饼店”,总店号设在原“月中桂”与西街交汇处,另有3个分店,分别设在崇义街、辕门口、西街。熊奎元任公私合营月中桂糕点厂厂长,直至1958年。伴月中桂一路走过的人还有:郭俊波、崔世才、陈军元、刘文锡、陈建辉、梅大坤、高兴泉、朱长生、赵金友等人。
四
如果说计划经济时期,物质的极度匮乏导致月中桂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并像大多数地区一样,统购统销,使其“的女儿不愁嫁”,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月中桂”国营糕点厂在迎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转型的压力。
在磕磕碰碰中一路走去,月中桂历经了更多的曲折,外来工艺的冲击、私营经济的再度兴起、遍地开花的小作坊、足以和“月中桂”以假乱真的外包装,使脱离计划经济庇佑的月中桂一度惨淡经营,步履维艰。工人换了一代又一代,领导也换了一个又一个,而一批志在振兴传统工艺及文化的人始终在艰苦地努力。
从1981年起,月中桂糕点厂先后投资近百万元,对原有车间进行改、扩建,并购置了饼干机、糖衣机、合面机、粉碎机、远红外线烤炉等设备。生产场地也由解放前的685.73平方米上升为11084.65平方米;员工由53人增加为122人;固定资产由6851元增加为1034万余元;总资产由过去的6851元增长为现在的1200余万元;人均创造产值由1959年的人均2万元上升为5.8万元,增长了2.9倍。1985年,月中桂糕点厂正式向国家工商局申请了商标注册。商标注册使“月中桂”有了向外扩展的机会,也为2006年“月中桂”获得中华称号奠定了基础。作为昭通的“名、特、优”产品,“月中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加快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中,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月中桂牌产品的质量、信誉、的度上了一个新台阶,曾多次获得了部级、省级等奖项。2003年,月中桂改制为“昭通月中桂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多年来,“月中桂”由一个家庭式作坊成长为一个负载着地方
抓住商机 立刻联系
马上留言 共同发展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